精品一区二区日韩一区无码视频_亚洲精品播放在线网站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天堂_免费va国产在线观看

  • 隴東報數字報

  • 掌中慶陽客戶端

首頁 > 新聞  > 民生
網絡平臺輕松籌 愛心募捐有陷阱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開微信,點擊 “ 發(fā)現(xiàn) ” ,使用 “ 掃一掃 ”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

  慶陽網訊(記者 高于婷)“手機種樹”“一元購畫”“走路捐步”……大眾對于這些互聯(lián)網公益活動都不會陌生,在互聯(lián)網快速發(fā)展的大背景下,公益、募捐等也搭上“互聯(lián)網+”快車,利用其傳播特點,快速有效地為受助者集資,同時,透明的信息也讓大眾可以更加放心地參與其中。

  雖然網絡募捐為傳統(tǒng)募捐作了有益補充,但在運行過程中也出現(xiàn)了諸多問題,如偽造信息詐捐、相關平臺監(jiān)管不力、借慈善之名炒作商業(yè)運營等,不僅消耗了大眾的愛心,更給慈善事業(yè)發(fā)展造成了負面影響。

  “互聯(lián)網+公益”模式興起

  在微信朋友圈,人們都看到過或多或少的眾籌類文章,文章中寫明了求助人的故事以及相關身份證明材料,點擊文章底部的“我要捐款”,金額可依據個人意愿而定,同時每一筆捐款流水都會隨時顯示在“愛心捐款記錄”中。

  7月9日,市民鐘女士看到朋友轉發(fā)了一條標題為《挽救這個家!呼喚大愛,抗擊膿毒癥,與孩子一起共渡生門》的眾籌文章,求助者是來自寧夏固原的一對夫妻,為給患膿毒癥的孩子看病已經花去了20余萬元,要保證后續(xù)治療仍需上百萬費用。因為是朋友轉發(fā)的,鐘女士沒想太多,就捐了些錢,“雖然不是很多,但也算是盡了自己一份力。”鐘女士平時看到這種眾籌,都會主動捐些錢,去幫助求助人,同時轉發(fā)給更多朋友。問及在捐款前是否對文章的真實性進行辨別或是向朋友熟人確定過,鐘女士表示自己并沒有關注過這點,“畢竟是靠譜的平臺發(fā)布的,而且信息透明,我想應該沒什么問題。”

  除了朋友圈常見的這類眾籌方式外,在部分手機軟件中也設有公益欄目。記者打開一款支付APP的愛心捐贈功能頁面,看到有行走捐、緊急救助、一幫一、月捐等多種捐助類型,捐助內容包括教育助學發(fā)展、特殊群體關愛、大病醫(yī)療救助、科技公益,有“點亮足球夢”“小耳朵的尋聲夢”“為非洲饑餓兒童供餐”“圖書角”“幫患兒重獲心生”等等,進入捐助頁面可以看到具體的項目說明、執(zhí)行計劃、執(zhí)行機構簡介、項目進展,捐助時可自定義輸入金額,同時還能進行愛心留言。

  “線上”捐助補充傳統(tǒng)募捐方式

  記者試用多款APP募捐功能后發(fā)現(xiàn),大多捐助內容其實都是“傳統(tǒng)”內容的再發(fā)布,“互聯(lián)網+公益”模式將往常在“線下”進行的募捐活動搬到網絡上,利用其門檻低、傳播快、受眾廣、互動性強的優(yōu)勢,有益補充了傳統(tǒng)募捐方式的不足,提升了募捐活動的效率,同時也利用網絡傳播特性,在這類平臺上推出了許多創(chuàng)新網絡募捐活動,如“手機種樹”“一元購畫”“走路捐步”“行走捐”。

  如“手機種樹”,用戶通過網絡授權開啟“種樹”功能,通過步行、地鐵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積攢綠色能量,養(yǎng)大虛擬的綠樹,這棵“樹”長大后,公益組織、環(huán)保企業(yè)等螞蟻生態(tài)伙伴們,可以“買走”用戶的“樹”,而在現(xiàn)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的樹。 “行走捐”則是開啟手機的計步功能,每天步數達到5000步以上,就可以兌換公益額度,額度直接用于公益項目。

  對于此類新型募捐方式,采訪中部分市民表達了自己的看法。市民小邱說:“手機種樹我已經堅持了兩年時間,起初是看著新奇,現(xiàn)在覺得這種網絡募捐方式挺好的,可以間接促進人們樹立起低碳生活的觀念?!笔忻駝⑾壬嬖V記者,他曾參與過某平臺“一元購畫”網絡募捐活動,畫作是患有自閉癥、智力障礙、腦癱等病癥的特殊人群創(chuàng)作,用戶可以以一元錢的價格購買畫作,保存成壁紙使用?!巴ㄟ^這種活動我深入認識了這個特殊群體,低成本的募捐方式和募捐形式,很方便、很有創(chuàng)意?!?/p>

  “指尖公益”背后隱患重重

  傳統(tǒng)公開募捐必須是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發(fā)起,并且在相關部門的監(jiān)管下進行。“互聯(lián)網+公益”模式的興起,給求助者和捐助者開辟了陽光通道,降低了求助門檻,人人都能行善,社會上的愛心人士有了更好的途徑用自己的善心來溫暖這個世界。但由于網絡環(huán)境的復雜性,網絡募捐活動的背后,也存在著諸多隱患。

  有市民反映,眾籌平臺發(fā)布的信息并不完全真實。該市民坦言,他身邊就曾發(fā)生過這種情況。一位求助者在患病后發(fā)起了眾籌,將個人家庭收入情況和病情都向社會予以公布,文章內寫的是“病情嚴重、缺乏收入來源”,實際情況卻是家庭經濟條件優(yōu)越,病情是真實的,但并沒有那么嚴重?!盀槟技礁噘Y金,有的人會故意將其病情和家庭情況進行渲染,加深社會同情,但這種做法就降低了事情的可信度,如果過度渲染,就可以說是一種欺騙了?!?/p>

  記者了解到,在淘寶平臺上更是有專門代寫文章、策劃營銷眾籌方案的服務,價格從十元到千元不等。一些感人至深的眾籌故事后,很可能是經由他人代寫策劃的,真實性有待考證,一旦審核平臺辨別不力、把關不嚴,就可能導致虛假信息被發(fā)布到網絡之中。如被不法分子利用,不僅會降低人們參與募捐的熱情、損害其利益,還會導致需要幫助的人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,消耗社會公益的信任度。還有部分市民對募捐善款的處理提出質疑,這些求助方式到底合法嗎?錢款是否能真正用于求助者?

  網絡募捐認準“官方平臺”

  7月6日,記者從慶陽市民政局了解到,根據《慈善法》規(guī)定,慈善募捐,是指慈善組織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財產的活動。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的,應當在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區(qū)域內進行,確有必要在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區(qū)域外進行的,應當報其開展募捐活動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。慈善組織通過互聯(lián)網開展公開募捐的,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(tǒng)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(fā)布募捐信息,并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(fā)布募捐信息。

  據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科工作人員介紹,個人遇到困難在網絡發(fā)布信息求助,是合法行為,但不屬于《慈善法》中所指網絡募捐范圍。個人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,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基于慈善目的,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,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。開展公開募捐,須報慈善組織登記的民政部門備案,制定募捐方案,募得資金的實施要及時公開。

  現(xiàn)經民政部指定的互聯(lián)網募捐信息平臺共有22家,可為慈善組織提供募捐信息發(fā)布服務,包括騰訊公益、中國慈善信息平臺、基金會中心網、新華公益、輕松籌、聯(lián)勸網、廣益聯(lián)募、美團公益、幫幫公益、易寶公益、中國社會扶貧網等。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科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,我市目前還未有慈善組織獲得公開募捐資格,在參與網絡募捐時,須分清個人求助與募捐,求助人應選擇官方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(fā)布信息,捐助者要細心辨別求助或募捐信息,避免個人利益受損。

編輯:姜大捷責任編輯:吳樹權
相關稿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