慶陽網(wǎng)訊(記者 呂赟 實習生梁伯睿)小檔案:劉興韓2008年6月畢業(yè)于甘肅聯(lián)合大學英語教育專業(yè),現(xiàn)為華池縣喬河鄉(xiāng)打扮小學校長,先后在武家河小學、墩山小學和打扮小學等農(nóng)村小學任教。
從教以來,讓劉興韓記憶最深刻的,是5年時間的“走教”經(jīng)歷?!澳嵌螘r間既辛苦,又感到充實,也學到了不少東西。”劉興韓說。
2011年9月,劉興韓調(diào)至喬河鄉(xiāng)武家河小學,這里條件艱苦,來的英語老師一個個都調(diào)走了,唯有劉興韓堅持了下來。在武家小學任教的同時,劉興韓還兼任了墩山小學的英語老師。
墩山小學地處偏僻的山上,距離武家河小學要8公里路,全校只有8名學生,學校沒有水和電,不能住宿,劉興韓只能騎著摩托車往返于兩所學校之間。在武家河小學上完課后,劉興韓就騎著摩托車匆忙趕到墩山小學為學生們上課,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。這樣的“走教”,他堅持了5年。
往返兩所學校之間的路途異常艱辛,由于山高坡陡,遇上雨雪天氣,路更加難走,隨時都可能發(fā)生意外。
劉興韓還記得,在一次去墩山小學上課的途中,因為冬天下雪,路比較滑,他騎著摩托車小心翼翼地行駛著。沒想到在一個轉彎處,對面突然沖過來一輛車,差一點就將他撞到?!叭绻敃r不是我速度慢及時停了下來,肯定被撞到路邊的水渠里去了?!爆F(xiàn)在想起來,劉興韓還覺得后怕。
在5年多的“走教”時間里,類似的經(jīng)歷還有很多。2012年的一天下午,在武家河小學上完課后,劉興韓騎著摩托車趕去給墩山小學的學生們上課,結果半路下起了大雨,他行至一個上坡路時,道路已經(jīng)泥濘不堪,摩托車打滑上不去,他折騰了近半個小時才將摩托車推到了坡頂找到地方避雨?!爱敃r全身已經(jīng)濕透,衣服上全是泥。”劉興韓回憶道。
道路雖然艱辛,但劉興韓的內(nèi)心是火熱的?!岸丈叫W雖然學生少,但他們學習卻肯吃苦,這深深地觸動了我?!眲⑴d韓說,他的老家在華池縣喬河鄉(xiāng)火石溝門村,孩子們的經(jīng)歷,他也感同身受,他覺得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將那些孩子教好,再苦再累也都值得。
抱著這樣的心態(tài),劉興韓對那些學生也特別用心,對于家庭條件艱苦的學生也會“特別關照”。2012年6月的一天,墩山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王德霞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斷了尾骨,眼看著畢業(yè)會考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,她在家焦灼不安。得知這一情況后,劉興韓每天放學后便主動到王德霞家里為她補習功課。
王德霞家離學校很遠,每次補習結束,劉興韓都是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回家中,有時候遇到下雨,等到回到家后已是全身濕透。劉興韓的付出得到了回報,經(jīng)過一個多月的奔波,王德霞的學習沒有落下,她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考上了初中。
從教期間,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,有很多次劉興韓都是放棄節(jié)假日,采取上門補課和集體補課兩種形式,主動為學生義務補習功課。在農(nóng)村從事教學工作近10年時間,劉興韓堅守山村,認真地履行著自己的義務,用心教育著自己的學生們,只為讓他們學好外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