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是最大的民生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要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,不斷推進教育體制機制改革,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(yè)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(fā)生格局性變化,教育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”。慶城縣大力弘揚“卓苦為刃 筑教為先”的甘肅教育精神,聚焦“美好教育”目標愿景,嚴格落實“雙減”政策,持續(xù)推進“書香校園”和“大思政課”建設,著力強化基礎保障,改善育人環(huán)境。
走進慶城縣職業(yè)中專,新建的綜合樓、南大門、多媒體報告廳、智慧校園、慶陽市智能制造產教融合共享型實訓基地已經投入使用。
“電子與信息、裝備制造是我校重點打造的兩個專業(yè)群,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我校的智能制造共享型實訓基地,它被評為甘肅省首批示范性實訓基地,這個實訓基地它包括了我校的兩大專業(yè),一個是數控技術應用,還有一個是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。這兩大專業(yè)有300學生左右,學生主要以升學為主,通過參加職教高考還可以考取省內的職教本科,其他的同學也可以上專科和高職,來進一步進修?!睉c城職業(yè)中專教務主任方堃說。
在智能制造產教融合平臺,學生們正在認真進行操作,學習機械制造知識,提升動手能力。
劉紅旺是慶城職業(yè)中專一名高三的學生,學習加工制造專業(yè)已經兩年時間多了?!耙郧?,因為設備的局限性以及設備的老舊還有系統的老舊,導致我們學習起來比較困難,然后做出來的工件比較粗糙,但是呢,去年學校投入了大量資金為我們更換了新設備,讓我們學習起來更加的方便,操作起來也更加的簡便,更有利于我們學習,然后做出的工件比較精細精密。讓我們對這個機械加工專業(yè)更加抱有信心吧?!眲⒓t旺說。
職業(yè)教育對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,相對于過去的教學設施,新的操作系統讓學生能夠更加自如的完成各類操作。
劉紅旺告訴記者:“新設備和新設備之間這個操作系統,它首先不同,在就是舊設備的操作,他比較遲鈍,有時候舊設備反應不過來,去年換了新設備以后,明顯的感覺這個操作更加的方便啊,做出來的工件也更加的精準,更加的精細?!?/p>
慶城縣職業(yè)中?;A設施的提升,是慶城縣依托項目資金,優(yōu)化教育結構,改善育人條件,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。
“總共投資5500多萬元,新建綜合樓、南大門、多媒體報告廳、智慧校園、慶陽市智能制造產教融合共享型實訓基地,改擴建校園地下管網及地面硬化設施等項目,目前該項目已全部投入使用,極大的改善了校園基礎設施和學生實踐教學條件,為我縣培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。今年8月底,隴東中學分校高一級學生,依托慶城職專辦學,實現了職業(yè)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,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創(chuàng)辦綜合性高中。”慶城縣職業(yè)中專黨支部書記、校長肖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。
在提升職業(yè)教育基礎條件和教學水平的同時,慶城縣還大力優(yōu)化中小學教育資源的布局,提升中小學的硬件設施,增加中小學學位,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。在位于慶城縣北區(qū)的慶城縣慶華小學,新實施的教學樓提升改造項目讓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。
慶華小學學生張詩琪說:“教學樓翻新之后,我覺得我們的學習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,教室變得寬敞明亮,墻面變得更加整潔漂亮。我們平時學習,自習的時候在教室里非常的舒適,溫暖、快樂?!?/p>
慶華小學學生張子軒說:“教室變得更加的明朗寬闊,我們的體育活動場地也變得更加的開闊,校園的綠化變得更加的豐富,走在校園就像家中一樣?!?/p>
近年來,慶城縣委、縣政府提出了小學就近入學,中學距離適度的原則,通過改、遷、建等多項措施,利用閑置校址改建、對規(guī)模小的學校進行搬遷,讓教育布局更加合理,對驛馬中學、慶華小學等7所學校實施校舍改造工程,極大的促進了教育教學基礎設施的提升。
“我校學校一期維修工程、二期新建工程從去年8月份開始夜以繼日的有序推進。一期工程已于今年秋季開學前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。整棟樓從外觀、內飾、布局等都有了重新的規(guī)劃和設置。辦學條件得到了大幅提升。當然,我們更期待二期新建工程的早日建成,徹底解決分散辦學的不便,進而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優(yōu)質、更舒心的工作、用餐、學習環(huán)境。”慶華小學支部書記、校長馮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。
教育布局的優(yōu)化,教學條件的改善,不僅讓廣大學子有了舒適的學習環(huán)境,也讓老師工作生活的更加舒心,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
慶城縣隴東中學分校學生郭秋婷告訴記者,“教室更加明亮寬敞,我覺得我的學習成績也能有很大的改變,再就是學校的操場,操場也更換的新的塑膠跑道,這使我而言,有了更加活躍豐富的課外生活,作為學生我們開心,也祝我們的學校越來越好?!?/p>
“近一年來,我們校園發(fā)生了特別大的變化,讓我非常欣喜,首先就是樓內得地面、教師內外文化墻煥然一新,主題豐富多樣,校園文化氛圍更加濃厚,在校園里生活變得更加舒心愜意。其次,教室的媒體設施、辦公軟件也有更新,為教學提供更便捷更周到的服務,提高了老師的備課效率,也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。”慶華小學教師郭艷艷說。
慶城縣委、縣政府著眼全縣、通盤調度,綜合考慮了地理位置、交通狀況、生源變化、資產利用等因素,盡量避免大拆大建,最大限度盤活了閑置資產,縮短建設周期,采用新建、改建、擴建和整校搬遷等靈活多樣的措施,實現了翻陳出新、物盡其用,撬動全局、點石成金的效果。
“近年來,縣委、縣政府堅持“教育工作一刻也不能等”的發(fā)展理念,聚焦教育布局優(yōu)化和城區(qū)中小學、幼兒園學位緊缺等問題,積極籌措資金2.18億元,先后新建、改建、擴建幼兒園4所,搬遷了鳳城初中、慶華小學,增設了隴東中學分校,新增學位5800個,基本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優(yōu)質教育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。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員工堅守初心,創(chuàng)新進取,精心育人,各類教育質量逐年穩(wěn)步提升。目前,我縣學前3年毛入園率達到98.95%,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.93%,初中畢業(yè)監(jiān)測成績躍居全市前列,2024年,高考進線、高分考生、“雙一流”院校錄取及職業(yè)教育各類技能競賽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?!睉c城縣教育局副局長王佐銀說。
慶城縣著力調整教育布局,加大教育投入,提升各學校辦學水平,成立教育基金會,動員全社會力量助力教育,慶城縣教育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,2024年,慶城縣高考600分以上考生達到40人,本科進線率92.84%。同時,提升基礎設施,為孩子們打造成長的“幸福港灣”,孩子們在窗明幾凈的校園里享受著快樂的童年生活,也享受著成長的快樂。